众多免签国游客来hkt vps沪“扫货”:来上海,这里的体验无可替代

最佳回答
“hkt vps”众多免签国游客来hkt vps沪“扫货”:来上海,这里的体验无可替代
这个“五一”假期,上海迎来众多来自欧美及大洋洲的免签国家游客。在繁华都市欣赏美景、体验文化的同时,这些外国游客也热衷于购物,茶叶、丝绸、特色美食等中国特色商品成为首选。来自意大利的在读博士朱丽叶还特别向海外朋友推介:上海是一个值得亲自来看看的城市,这里的体验无可替代!
外国游客在上海“买买买”
“五一”假期,西班牙游客劳拉和男友飞抵上海。游览完东方明珠塔,他们在塔前广场拍照,男友的相机镜头对准了远处的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等高楼,劳拉的手机镜头则对准了广场电子大屏幕上的卡通动物。
劳拉和男友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19天中国之旅中,他们会去到很多地方,包括上海、北京、张家界等。刚在上海玩了一天半,劳拉已经喜欢上了这座城市:“这里的天气、建筑和人们,一切都那么美好!”分享购物喜好时,劳拉直言喜欢买不同地区的特色食物:“当我走在街头,总是有很多人给我试吃各种美食,觉得好吃就会买,虽然有些食物的名字我并不清楚。”
静安寺前的“静安时光生活节”市集上,来自罗马的朱丽叶和男友米歇尔正坐在一座漫画摊前,等摊主为他们画一幅毕加索风格的画像。近20分钟的细细描摹后,一幅颇为神似的画像出炉,朱丽叶和米歇尔双双竖起大拇指。问清楚支付方式和价格,米歇尔打开支付宝扫码支付160元,动作颇为熟练。
朱丽叶是一名建筑与建造专业博士生,目前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借着“五一”假期和中国对意大利免签,朱丽叶的男友和另一名朋友欧伦佐一起来到上海,两名男士将在中国停留10天。逛街时,欧伦佐买下了一款标价800元人民币的“上海”牌手表,手表特别的设计让欧伦佐爱不释手,买完单就拆开包装戴在了手上。
意大利留学生朱丽叶和男友米歇尔体验上海街头作画。李宝花摄
已在上海生活了三个月的朱丽叶,品尝过小笼包、馄饨、海鲜等众多美食。谈及在中国的购物推荐,她如数家珍:“一定要买中国茶叶,尤其是乌龙茶。更重要的是亲自来上海尝尝这里的美食和街头小吃,坐地铁和火车去朱家角、杭州和苏州也是非常棒的体验!”
在苏州一所中学教英文的新西兰游客安娜和未婚夫詹姆斯,这个“五一”假期第一次来到上海。在浦东的一家休闲品牌店,他们买了不少衣服:“我们在新西兰没看到这个牌子的商店,觉得合适就买了”。
安娜表示自己知晓中国的离境退税政策,如果有机会用到,会提醒詹姆斯离境前在机场办理相关手续。后续几天,詹姆斯和安娜决定在上海购物、品尝美食,还想根据一些社交平台的推荐去体验一些上海的特色酒吧。
免签政策带来显著便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免签是吸引众多远程国家游客来沪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因为身边有亲友与中国或上海有渊源,许多入境游客也因此追随而来,免签政策为这类“探亲+旅游”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西班牙游客劳拉说,免签让她和男友省去了繁琐的签证手续和长时间的等待,这也是他们决定来中国的重要原因。因为免签,朱丽叶的两名意大利朋友来到上海探望在此读书的她,顺便来中国旅游;安娜的未婚夫詹姆斯也将在中国度过四周的旅游探亲假,陪她游览上海、北京、深圳等众多中国城市。这个“五一”假期,詹姆斯和安娜将全程在上海游览体验。无论是西班牙、意大利还是新西兰,都是中国较早开放免签的国家。
32岁的俄罗斯游客丽莎,因为丈夫在俄罗斯、上海和佛山之间有业务往来而与中国结缘。这是丽莎和妈妈第一次来上海旅游,两天后丽莎的丈夫将抵沪和她们一起旅行。丽莎说,她曾多次听丈夫谈起上海的繁华和多彩,这次终于眼见为实。
俄罗斯游客丽莎和母亲第一次来到上海。李宝花摄
有备而来的丽莎下载了众多适合在中国旅行的软件,她不仅用微信接收了记者为她和母亲拍摄的照片,还发来一句中文“我很高兴认识你”;经AI翻译后,记者回复了一段俄文版“谢谢丽莎,欢迎常来中国和上海!假期愉快!”
不过,对于初次来到中国的游客而言,并非所有的旅程都畅通无阻。在张家界旅行时,劳拉和男友就遭遇了大堵车差点赶不上飞机的情况,最后是向警察求助才得以走应急通道,赶上了飞往上海的班机;在上海,劳拉希望预订一家陆家嘴正大广场的网红餐厅,发现手机软件上的二级菜单是中文,无法查看确切的预订方式。记者搜索餐厅后试图打电话帮他们预订,但餐厅回复:“节假日不接受预订,现场排队可能需要3小时以上。”最终,劳拉不得不转向其他商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