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眼前飘“黑点”vps欧洲女性怎么办?有这些症状请就医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5-05-14 18:35: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vps欧洲女性”眼前飘“黑点”vps欧洲女性怎么办?有这些症状请就医

  当代人,正在被这种“绝症”折磨……

  “医生,我眼前出现了黑点!”

  “大夫,我的视野在飘柳絮!是不是眼睛出了什么问题?”

  相信不少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类似的症状。飞蚊症,作为眼科界的“流量担当”,干扰了不少患者的生活。不仅如此,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总有人因为飞蚊症而烦恼。

  它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伤,但每天清晨睁眼的瞬间,那些如影随形的黑影就准时"打卡上班",带来挥之不去的烦躁与焦虑。更让人烦躁的是,这种情况无法彻底清除,算得上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绝症”。

  那飞蚊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想象一下,如果眼前的世界长期飘着虫子、柳絮或线条等等,确实让人很恼火。那这种疾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飞蚊症!

  飞蚊症其实是

  玻璃体内“漂浮物”惹的祸!

  飞蚊症又叫玻璃体混浊,因此想要了解飞蚊症是怎么来的,不得不提的就是玻璃体。

  玻璃体是存在于眼球后 4/5 空腔内的无色透明胶质体,前方靠近晶状体,后方紧邻视网膜。它不仅是眼球重要的屈光部件,还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

  玻璃体堪称人体最精密的生物凝胶,98% 水分构成的透明基质中,交织着 II 型胶原纤维和透明质酸,其纤维排列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 15000 根,间距仅有 0.3 微米,这种精密结构让最先进的光纤都自愧不如。

  不过,玻璃体再精密,也可能会变性液化。这个过程如同果冻的水分渗出,然后出现体积缩小、玻璃体浓缩,胶原逐渐塌陷,就会产生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混浊漂浮物。后期玻璃体还会逐渐与眼球的后壁脱离开来,这就是玻璃体后脱离。

  打个比方来说,眼睛如同照相机,视网膜是幕布,晶状体是镜头。

  外界光线透过角膜、穿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就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转化成视觉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从而感知到视觉。但是,当玻璃体出现漂浮物,便会通过光线投影在视网膜这块“幕布”上,形成的阴影便会随眼球转动产生“相对运动”,患者就会体验到难忘的视觉特效——飞蚊症。

  就像用手电筒照见空气中的灰尘,越靠近光源(玻璃体前部),影子舞动越妖娆。研究发现,一个直径 0.2 毫米的混浊物,可产生放大 5 倍的阴影效果。

  所以,那些在你眼前出现的光圈、黑点、柳絮......可能都是“顽皮的漂浮物”在你的玻璃体内玩“行为艺术”。

  那些年你追过的“黑影”,

  原来还有不同款!

  1 老年款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青春经不起时间的磋磨,玻璃体也不例外。年龄增加是玻璃体液化混浊最常见的原因。

  据观察,30 岁后玻璃体逐渐开始出现液化,50 岁人群玻璃体液化率达 58%,80 岁以上几乎 100% 存在玻璃体液化后脱离。

  特点:混浊物通常呈现点状/环状/蛛网状,美国眼科学会指南指出这类患者 90% 无需治疗。

  2 近视款

  近视人群,特别是高度近视人群容易出现。近视每增加 3.00D 度数出现的风险增加 2.3 倍。

  特点:混浊物通常呈现团絮状或丝状,如有玻璃体后脱离还可能出现环状物。

  3 出血限定款

  多为眼部外伤、糖尿病、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造成的眼内出血所致。

  特点:短期内眼内黑影急剧增多,混浊物通常呈烟雾状/红色团絮状,伴随视力明显下降。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还可能伴有闪光感和窗帘状的视物遮挡感等。

  4 炎症特定款

  由葡萄膜炎特别是后葡萄膜炎导致的玻璃体内渗出和炎症细胞增多引起。

  特点:玻璃体内呈星状/尘埃状/雪球样混浊,可伴有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视力降低、中心暗点等。

  患上飞蚊症怎么办?

  其实不用特别担心,90% 的飞蚊症都为年龄相关性的玻璃体自然老化结果,对生活质量影响不大的前提下无需治疗建议观察。但如果症状特别明显,影响生活,部分患者可遵医嘱尝试服用碘制剂治疗。另外,也可使用 YAG 激光消融漂浮物。

  但一定要谨记,不管是用药还是治疗,请和眼科医生共同评估风险收益比。若同时伴有视力明显下降/变形、视物遮挡感、闪光感等,请立即就医,确认是否伴有其他眼部疾病,如前文提到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糖尿病眼底出血等。

  此外,我们列举了一些养护玻璃体的小 tips 供大家参考注意。

  · 篮球/拳击时对抗性运动时配戴护目镜。尽量避免外伤及极限运动等,以减少剧烈的玻璃体震荡;

  · 外出戴墨镜阻挡紫外线引发的玻璃体氧化应激反应;

  · 避免过度近距离用眼,控制近视发展:每用眼 20 分钟眺望 6 米外 20 秒以上。

  当然,最重要的是注意每年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要像“车辆定期年检”一样关注和爱护我们的眼睛。

  策划制作

  作者丨张琪 卓正医疗眼科医生

  审核丨刘刚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眼科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一诺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责编:北京香山论坛|回应俄乌冲突、外交政策,俄防长绍伊古这样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