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秀洲到四川屏山 一只鹅唱响东西协作“向天歌”美国不限内容vps
最佳回答
“美国不限内容vps”从浙江秀洲到四川屏山 一只鹅唱响东西协作“向天歌”美国不限内容vps
嘉兴5月6日电(黄彦君 郑小梅)初夏时节,在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屏山镇光明村,一群大白鹅在茵红李林下“闲庭信步”;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一家老字号食品公司卤鹅产业链不断延伸,横贯东西……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2021年,东西部协作让两地“结亲”,供销两端紧密协同。林下养鹅、收鹅卤肉、鹅肠入火锅……围绕一只鹅的“加法”,秀洲与屏山谱写着山水同脉、发展同行的故事。
“林下养鹅100天,体重长到10斤左右就能卖了,一只鹅可以赚3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光明村副主任李八一站在自家茵红李林下算了一笔账,“我一年李子能卖30万元,养鹅能卖20万元,每年还能给村里1.5万元。”
屏山县是宜宾茵红李主产地。该地海拔在15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同样适合白鹅生长。茵红李林下套养白鹅,正是秀洲屏山在东西协作中探索出来的土地增值新模式。

2021年起,在东西协作扶持政策、资金支持下,秀洲区一食品企业推动“东鹅西养”,在屏山开启白鹅示范养殖,邀请技术专家向农户传授养殖经验。养殖步入正轨后,其与屏山县11个乡镇集体签订商品鹅保底收购协议,以不低于11元/斤的保底价格收购白鹅。
一只鹅引发的复合效应,让土地产生1+1>2的收益。白鹅养在茵红李林子里,鹅吃杂草、昆虫,能降低养殖成本,鹅肉风味更好;白鹅除草、鹅粪还田、减少病虫害,茵红李品质得到提升。
眼下,这只东西“合养”的白鹅正在奋力“扇动翅膀”,划出更加坚实的“升值轨迹”。
2023年5月,上述食品企业在屏山县试水,开设西南地区首家门店,解决白鹅销售端问题。2025年5月,该企业在屏山的屠宰场和精深加工项目投用在即,三家品牌直营店也计划相继落地。
“我们原本只是想在屏山养鹅、在秀洲加工;现在变成一产养殖、二产屠宰加工、三产零售全产业链发展。”该企业总经理叶云峰惊喜地说,新项目投建后,该企业通过租赁方式每年向相关村集体支付租金50万元,并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40余人就业。
与此同时,白鹅屠宰建在当地,还产生了意料之外的经济效益——四川人爱吃火锅,鹅肠等食材颇受欢迎,禽类内脏销售提升白鹅“附加值”。

同时,鹅毛作为副产品,也能产生经济效益,“鹅价高的时候,鹅毛收入可以抵得上流水线上一半工人的当月工资。”白鹅屠宰产业相关负责人说。
以销促养让当地养鹅农户吃上了“定心丸”。秀洲区农业农村与水利局的挂职干部、屏山县委农办督察股股长姚杰峰介绍,目前,屏山县已建成多个白鹅孵化基地、种鹅场,带动1660多户农户发展白鹅养殖。2025年,该地白鹅全产业链预计将帮助屏山县新增产值11亿元以上。
一只鹅串起的,不仅是两地之间的地理距离,更是发展理念、产业模式和民生福祉的深度融合。随着东西协作不断深化,白鹅唱响的共同富裕“向天歌”将愈发嘹亮。(完)